首页 > 公司 > 正文

39岁!常熟银行再刷最年轻行长纪录 频换高管折射业务转型之困

科技金融在线 | 2025-11-19

导语
常熟银行新行长1986年出生,再次刷新了A股上市银行最年轻行长的纪录,常熟银行最近两三年内高管团队的频繁变更,反映背后的业务转型之困。

文/子由

常熟银行又刷新了A股上市银行最年轻行长的纪录。

11月13日,常熟银行发布公告,宣布执行董事、行长包剑和副行长李勇因工作调动原因提交书面辞呈,以后不再担任常熟银行任何职务,同时增补陆鼎昌为执行董事,聘任陆鼎昌为行长兼首席合规官,聘任张康德、倪建峰为副行长。

1981年出生的包剑2023年11月才接替升任董事长的薛文出任常熟银行行长,创下当时A股上市银行最年轻行长的纪录。仅仅两年之后便挂冠而去,由更年轻的1986年出生的陆鼎昌接替,再次刷新A股上市银行最年轻行长的纪录。

但是,真正令业界瞩目的不是最年轻行长的历史纪录被不断刷新,而是常熟银行最近两三年内高管团队的频繁变更,以及背后的业务转型之困。

新团队的变与不变

根据常熟银行11月13日发布的公告,年轻的陆鼎昌是常熟银行的老员工,长期从事跟小微金融有关的工作,直到被聘任为行长之前,还是兼任普惠金融部总经理的副行长。值得关注的是,他还兼任了常熟银行首次设立的首席合规官一职。

他的两个副手张康德和倪建锋,均系外部调入。前者长期供职常熟市行政口,加入常熟银行前,与金融机构的交集只是曾被江苏省纪委监委派驻江苏农商联合银行纪检监察组挂职。后者则长期供职无锡农村商业银行,有过管理村镇银行和银行科技信息的经历。

从新聘任的3位高管中,可以看到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年轻化。

常熟银行最近几年的高管团队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80后”已经成为骨干。刚刚辞任行长的包剑是“80后”,2023年11月就任时是当时A股上市银行中最年轻的行长;2020年5月辞任副行长的周斌2017年10月就任的时候仅仅33岁,是当时A股上市银行中最年轻的副行长;2023年11月被聘为副行长的干晴出生于1982年;2025年9月出任副行长的程鹏飞出生于1979年。现在最年轻A股上市银行行长的纪录再次被常熟银行打破。刚刚被聘任为副行长的张康德出生于1983年10月。

二是聚焦小微金融。

刚刚辞任行长的包剑是常熟银行微贷业务的核心创始人之一。

常熟银行11月13日发布的公告中,多次肯定包剑主导开创小微金融事业,打造出了“常银微金”特色模式,该模式后来成为了银行的核心增长引擎。接替包剑出任行长的陆鼎昌此前的职业生涯基本没有离开过小微金融业务。加入常熟银行之初,他从小额贷款中心信贷员起步,后来参与了该行小微金融服务模式的早期搭建;担任普惠金融部总经理、小微金融总部兼普惠金融部总经理期间,负责了“IPC技术+信贷工厂+移动平台(MCP)”的“常银微金”模式落地;担任邗江支行行长、扬州分行副行长兼邗江支行行长期间,推动区域小微业务与当地产业深度融合。

2025年上半年,常熟银行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为944.59亿,占零售贷款余额的69.3%,占全部贷款余额的37.56%。

三是重视外部经验。

常熟银行素有从内部培养和提拔高管的传统,甚至还发生过董事会明确否决外部人员集中担任高管议案的事件。2017年4月,该行董事会以9票反对的结果,否决了姜丰平、陈稔拟任副行长的议案。当时董事们给出的核心理由是,一次性引入多名外部人员担任副行长会影响管理层稳定,且外部人员不熟悉常熟本地经济、该行战略及经营模式,难以传承企业文化,不利于原有经营模式延续。

但是,此次聘任的两名副行长张康德和倪建峰均由外部调入。

业务转型的压力

此次高管团队调整,当然是有战略考虑的。而一个重要的战略考虑就是满足业务转型的需要。

常熟银行最近三四年面临三大业务转型压力:

一是突破传统盈利模式天花板,拓展盈利空间。

常熟银行目前的盈利模式主要还是高度依赖小微金融业务和常熟本地市场。小微金融业务高度切合了常熟小微企业发达的现实需要,而启用本地人员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熟悉常熟地域经济、便于拓展本地人脉关系的特点。所以,微金模式核心框架2014年左右基本成型以后,常熟银行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便逐步走上了高速增长的快车道。2014年至2022年,常熟银行的营收同比增速分别达29.68%、13.82%、28.16%、11.65%、16.55%、10.68%、2.13%、16.31%、15.06%,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0.40%、-3.21%、7.66%、21.54%、17.50%、20.19%、1.01%、21.34%、25.39%。

但是,到了2023年,虽然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还保持了较高的水平,2023年营收同比增速比上年下降了3.01个百分点,降至12.0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比上年下降了5.79个百分点,降至19.60%,但是增长触顶的迹象已经显现。利息净收入占比直到2023年末仍然高达86.13%,而非息收入中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自2017年后便持续下滑,到2023年末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仅0.32亿元,对应占比为0.33%。

而且作为一家上市银行,2020年至2023年,来自江苏省内的营收占比分别为85.70%、84.60%、83.95%、83.66%,常熟市的贡献占比分别为35.72%、29.78%、24.22%、23.83%;来自江苏省内的营业利润占比分别为90.37%、87.91%、87.27%、86.70%,常熟市的贡献占比分别为35.23%、23.85%、16.71%、13.79%。

所以,常熟银行要想避免业绩增速继续下落,突破营收渠道过度单一的桎梏和展业区域限制,是必然的选择。

二是降本增效。

常熟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小微企业,本来审核和管理费用就偏高。随着业务规模扩大,成本高的问题愈发明显。

根据智泽华出具的常熟银行管理水平报告,2020年至2023年,常熟银行业务及管理费用分别为28.15亿元、31.69亿元、33.98亿元、36.39亿元,分别占当年营收的42.77%、41.40%、38.58%、36.87%。虽然因为营收增长而占比不断下降,但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仍然明显偏高。比如同期沪农商行的业务及管理费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28.78%、29.89%、30.43%、32.56%,渝农商行的占比分别为27.09%、27.52%、31.84%、33.94%。

业务及管理费用占比偏高,严重挤压了利润空间。2020年至2023年,常熟银行的净利率(归母净利润与营收之比)分别为27.40%、28.58%、31.14%、33.25%,明显低于同期沪农商行的37.03%、40.13%、42.82%、45.97%和渝农商行的29.81%、31.00%、35.44%、39.00%。

多数商业银行的经验表明,提高数字化水平、降低人力成本,往往是降本增效的关键。

三是村镇银行扩张带来的风控压力。

常熟银行的营收结构中,村镇银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财报提供的数据,2020年至2023年,常熟银行江苏省内外的村镇银行分别合计贡献营收19.56%、20.82%、22.12%、23.39%,贡献营业润14.57%、16.77%、18.21%、20.25%。

与村镇银行规模快速扩张同时,村镇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随之上升。同期,村镇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82%、0.84%、0.87%、0.86%;省外村镇银行更高,分别为1.07%、1.13%、1.02%、1.02%。

村镇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固然有宏观经济的原因,但还有异地扩张过快、管理能力没能同步跟进和风险管理模式滞后、难以适配业务需求的因素。

未尽的转型进程

实际上,2023年的高管人事调整,已经体现出配合业务转型需要的特点。

2023年11月,常熟银行董事会召回离开约一年的包剑,接替升任董事长的薛文出任行长,除了他是从常熟银行成长起来的业务骨干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曾入职以投资业务见长的南京银行担任苏州分行投行与同业部副总经理,第一次回归常熟银行后担任过投资银行部、票据业务部等多个部门的总经理。

而早他一年出任常熟银行副行长的李勇,除了拥有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和江南农商银行的跨行工作经验外,同样拥有丰富的投行业务经验。他从招商银行时期就出任过常州分行投行与金融市场团队副总经理,开始涉足投行与金融市场相关业务;加入江南农商银行后又先后出任过公司业务部兼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战略客户与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

他们的投行经验对正在想办法拓展业务范围、打破过度依赖小微金融业务传统的常熟银行来说,无疑是急需的。

包剑接任后,便与李勇一起推出了一系列新措施,推动常熟银行业务拓展、升级和转型。

一是资源向国家政策重点领域倾斜,着重培育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板块。

二是加快综合化、数字化、生态化转型进程,借助技术赋能优化服务与风控流程。

三是拓展村镇银行发展空间,不仅依托自身村镇银行扩大业务覆盖范围,还把成熟的小微金融模式复制到关联村镇银行,形成规模效应与示范效应。

四是升级小微金融模式,以“IPC技术+信贷工厂+移动平台(MCP)”为核心,通过标准化流程破解小微金融效益、规模、风险的“不可能三角”。

五是完善风控与合规体系,细化各业务环节的合规流程与考核标准和进一步落实现场风控与远程风控相结合的方式。

六是推动成立以泰国为业务核心的东南亚投资中心,为投资东南亚的常熟及周边企业提供几乎是“一条龙”的服务。

包剑和李勇的上述举措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效。

比如非利息净收入大幅提升,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长尤为明显。2024年,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29.07%,占营收的比重上升至16.20%;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更是同比增长158.54%,占营收的比重上升至0.76%。2025年前三季度,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35.28%,营收占比约为21.92%;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364.75%,营收占比上升至3.34%。

再比如村镇银行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5.85%,占营收比重上升至24.52%;税前利润同比增长20.37%,占比上升至22.03%。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6.50%,营收占比约为23.78%;税前利润同比增长11.48%,占比升至22.92%。

但是,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仍然继续下滑。2024年至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速进一步下降至10.53%和8.1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下降至16.20%和12.48%。

同时,村镇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出现大幅上升。2024年末和2025年6月末,村镇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升至1.10%和1.19%,江苏省外村镇银行更是分别上升至1.22%和1.22%。

资本市场反应谨慎

对于常熟银行的业务升级、转型,资本市场反应非常谨慎。

首先是股价表现疲软,明显跑输行业且对利好反应冷淡。

2024年至2025年11月,银行板块整体上涨了约53%,而常熟银行股价期间涨幅仅为35%,不仅落后于板块整体水平,还不及成都银行、江苏银行等同类银行表明资本市场对常熟银行转型的成效至少还持观望态度。

面对股价的低迷,常熟银行2025年推出了估值提升计划,还首次披露了中期分红方案。但是市场反应冷淡。8月7日中报发布当日,常熟银行股价为7.72元/股,到11月10日收盘价降至7.25元/股,期间市值蒸发约14.6亿元。

但是,大股东对近两年来的转型予以了一定的认可,仍然对常熟银行未来的发展表现出了很强的信心。

2025年第三季度,常熟银行前十大股东中,多家国资、险资出现大力增持的情况。比如常熟市投资控股集团、江苏江南商贸集团两家国资股东分别增持0.26、0.45个百分点,持股比例升至3.81%、3.25%;利安人寿增持0.42个百分点至2.11%;东吴人寿、泰康人寿还新进成为股东,分别持股1.99%、1.66%。

常熟银行董事会对转型的成效自然难言满意,把接力棒交到了更年轻、熟悉银行数字业务、具有多元化业务背景的陆鼎昌团队手里,同时还新设了首席合规官一职,赋予的期望无疑更高。

关键词: 常熟银行

推荐阅读

合作专区

Copyright©2017 jrkja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5055553号-5 众富(北京)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