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院 > 正文

光大证券一、二把手双双辞职 董事长在内的6名高管被问责

科技金融在线 | 2022-04-20

导语
4月20日早间,光大证券发布一纸人事变动公告,董事长闫峻、监事长刘济平双双辞职。在此之前,多家媒体报道,光大证券董事长闫峻、监事长刘济平等六名公司高管均被有关部门问责,原因系违反中央的八项规定精神。

光大证券又在经历一场人事大地震!

一天之内,公司一、二把手同时宣布辞职。其中,“一把手”闫峻从被查的薛峰手中接棒董事长一职才刚满三年。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多家媒体报道,光大证券董事长闫峻、监事长刘济平等六名公司高管均被有关部门问责,原因系违反中央的八项规定精神。

董事长、监事长双双辞职

4月20日早间,光大证券发布一纸人事变动公告,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具体来看,闫峻辞去光大证券董事长、董事及董事会战略与发展委员会召集人职务;刘济平辞去监事长、监事及监事会治理监督委员会委员职务。

据悉,光大证券的人事排序与其它股份公司及央企直管企业有所不同,其“二把手”是监事长而不是总裁,总裁则是“三把手”。

由此来看,董事长闫峻是光大证券“一把手”,监事长刘济平是“二把手”,而总裁刘秋明则是“三把手”。

履历显示,闫峻出身工行,曾在工行总行多个部门担任过要职。如曾任工行总行营业部流通贸易信贷处副处长;工行总行营业部公司业务三处副处长、处长;工行总行营业部副总经理,工行总行专项融资部(营业部)副总经理、总经理。

此外,闫峻还曾担任工行江西省分行副行长、党委委员,工行旗下工银金租执行董事、副总裁。

进入光大系后,闫峻任光大集团深改专员、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而“二把手”刘济平,其自2005年6月起担任光大证券的监事长,至今已近17年之久。

2002年9月至2005年6月,刘济平担任光大证券董事,曾任光大集团董事、审计部副主任、主任,上海光大会展中心有限公司监事长,中国光大投资管理公司监事,光大金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国家审计署投资审计司副处长、处长。

据最新年报显示,闫峻2021年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为285.57万元,较上年增加15.55万元;刘济平2021年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为272.17万元,较上年增加30.57万元。

一日之内,掌舵公司的“一把手”以及公司“二把手”同时宣布辞职,这在整个业内也颇为罕见。

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六名高管被问责

公告中,对于董事长闫峻和监事长刘济平辞职的原因,光大证券只指出是由于工作调整的缘故。

但在此之前,据券商中国、第一财经等多家媒体昨晚(4月19日)报道,知情人士透露,光大证券董事长、监事长等六名公司高管被有关部门问责,原因系违反中央的八项规定精神。被问责高管几乎占到了光大证券领导班子成员的一半人数。

其中,党委书记、董事长闫峻将撤销党内职务,另行安排降为集团部门副职;公司监事长刘济平留党察看一年,降为光大证券部门副职;现任总裁兼执行董事刘秋明诫勉谈话;纪委书记范洪波被给予警告处分;公司副总裁王忠、梅键则被批评教育。

事实上,在今年2月22日,中央第五巡视组在对光大集团巡视的反馈意见中就曾指出其存在的多项问题。比如,光大集团部分直管企业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屡禁不止,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廉洁风险较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领导班子担当作为有不足,攻坚克难意识不强,选人用人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还有差距,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存在差距,内部治理体系有短板......

被指多项问题后,光大集团于今年4月15日召开落实中央巡视整改工作的推进会。

据光大证券官网发布信息,此次会议,旨在深入学习中央有关领导关于中央巡视整改工作的讲话精神,强化光大集团各级党组织落实中央巡视整改工作的自觉性,推动中央巡视整改任务落实落细,确保高质量完成中央巡视整改任务。

此前多位高管被查

事实上,在此次六名高管被问责之前,光大证券之前就已有多位高管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而被调查。

去年,光大证券前董事长薛峰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据悉,薛峰在任上时,光大证券孙公司光大浸辉参与了暴风集团收购英国体育版权公司MPS( MP&Silva Holding S.A.)事件。

然而,MPS项目在2019年2月爆出风险后不久,薛峰便辞去了光大证券董事长一职。

今年2月份,据第一财经报道,光大证券前董事长薛峰案已结束中纪委的审查部分,案件已移交检察机关公诉。

据悉,初查薛峰,其涉嫌两项违法违纪责任,一是玩忽职守,二是受贿。前一项与光大资本联合暴风集团收购MPS案有关,而后一项,并未涉及MPS案——审查人员并未在MPS并购案中发现薛峰存在受贿行为。其受贿行为与其在任时的人员任用有关。

薛峰落马后,去年11月17日,光大证券债务融资总部总经理、投资银行总部总经理杜雄飞也被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据悉,被调查的杜雄飞是薛峰“铁杆”。据媒体披露,杜雄飞被查和薛峰被查存在先后和因果关联,但杜雄飞所涉案情或与MPS事件无关。

杜雄飞在光大证券工作近9年,其被有关部门调查时,上任光大证券投行总部总经理一职不足10个月。

人事变动频繁

实际上,在MPS事件之后,除了有高管被查,光大证券内部高层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人事变动。

2019年4月,光大证券董事长薛峰宣布辞任职务,由党委书记闫峻接替薛峰担任公司董事长。同年8月,首席风险官王勇离职;10月,执行总裁周健男辞职,合规总监陈岚离职。

与此同时,当年离职的还有副总裁熊国兵、王翠婷、董事居昊、业务总监潘剑云等。去年1月,中民投资本原董事长刘秋明出任光大证券执行董事、总裁。

值得一提的是,陈岚于2008年12月出任光大证券合规总监,至2019年已长达11年之久。熊国兵于2010年5月出任公司副总裁,辞任时也任职有10年之久。

进入2020年,光大证券又现人事变动。

2020年5月,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离职去了中金公司;8月,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文朗离职也前往了中金公司。

此后,光大证券研究所所长胡雅丽、所长助理兼家电消费组首席分析师金星、副所长兼石油化工首席分析师裘孝峰等又先后离职。

据媒体报道,上述离职人员都曾是光大证券研究所的骨干,他们的“出走”对光大研究所元气造成不小损伤。

比如,胡雅丽2017年4月加入光大证券,在此之前其担任中信证券家电行业首席分析师和新三板首席分析师,曾连续九年斩获新财富家电行业第一;裘孝峰同样是2017年加入光大证券,曾连续11年获得新财富石油化工行业前两名。

如今,光大证券再次陷入人事大动荡,董事长、监事长双双辞职。事实上,此次辞职的闫峻,从前任薛峰手中接棒董事长一职才刚满三年。

业绩不理想

频繁的人事变动,让光大证券的业绩也不尽人意。

据近期披露的2021年年报显示,光大证券2021实现营业收入167.1亿元,同比增长5.3%;归属于母公司的扣非净利润为40.27亿元,同比增长9.67%。不过,该公司的运营利润同比下滑了2.35%,出现负增长。

事实上,从目前A股已披露年报的35家券商的业绩情况来看,光大证券的营收规模排在第15位,位于中上部,但营收的同比增速却排在倒数第7位,位于券商尾部。

从营收的构成来看,光大证券的利息净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有所增加,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微增,但投资收益、其他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则出现大幅减少的情况。

具体为:利息净收入25 亿元,同比增长19%;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78 亿元,同比增幅仅为2%,其中,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下滑11%,资产管理及基金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也同比下滑19%;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5亿元,同比则大幅减少36%。

如果与国投资本、兴业证券等体量相近的券商相比,光大证券的业绩数据也不占优势。

截至2021年末,光大证券总资产为2391亿元,较上年末仅增长4.5%。而国投资本(2021年末总资产2464亿元)、兴业证券(2021年末总资产2175亿元)资产规模的增速分别高达12.66%、20.13%,均为双位数增长。

同时,国投资本、兴业证券2021年的营收也均高于光大证券,营收增速也远在其之上。

此次,董事长、监事长双双辞任,同时又曝出六位高管被问责,让光大证券深陷舆论漩涡。

受此影响,光大证券今日A股股价大幅下跌。截至4月20日收盘,光大证券股价为11.85元,跌幅为4.13%,目前总市值为546.38亿元。


关键词: 光大证券 人事变动 董事长

推荐阅读

合作专区

Copyright©2017 jrkja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5055553号-5 众富(北京)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