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在线 | 2024-02-27
日前,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工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到,推进贵州农商联合银行组建工作,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做强做优,并划定了项目的牵头单位及责任单位。
《方案》显示,贵州农商联合银行组建工作的牵头单位为贵州省委金融办,责任单位则为贵州省财政厅、省国资委、省税务局、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贵州局、贵州金控集团、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贵州省联社)等单位和各市(州)政府。
此前,1月24日,在贵州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贵州省省长李炳军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推进贵州农商联合银行组建工作,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做强做优”。
省联社曾是上一轮农信社改革的产物。近年来,省联社改革稳妥推进。2022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省(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治理机制,稳妥化解风险。
目前,农信社改革讨论较多的实践模式有四种,包括成立统一法人的农商银行、转型为金融服务公司、改制为农商银行控股公司、组建省级农商联合银行。
不过,各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农信体系的发展也存在较大差异,对于省联社的改革,要按照“一省一策”的原则。
2022年,省联社改革第一单落地在浙江——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获批筹建并开业;2023年,辽宁农商银行、河南农商联合银行、山西农商联合银行获批开业。
今年1月,广西农商联合银行、海南农商行、四川农商联合银行三家省级农商行获批筹建。而除此之外,甘肃已经明确将组建农商联合银行。
据悉,省联社改革实践中多选择联合银行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联合银行亦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之分。其中,前者如河南农商联合银行、山西农商联合银行,后者如浙江农商联合银行。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贵州农商联合银行组建工作责任单位之一的贵州省联社,也是贵州省发行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券项目的战略合作单位。
具体来看,2023年8月,贵州省发行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券,筹集资金50亿元,由贵州省财政厅通过贵州金控集团,采用阶段性持股的方式,向贵阳农商行、贵州乌当农商行、贵州花溪农商行等21家农村中小银行机构注资补充资本金。
上述专项债实施方案显示,这21家待补充资本的农村中小银行机构是支持地方经济和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金融支撑。在50亿元专项债资金补充资本后,21家机构资本充足率将全部达标,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
2023年10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贵州监管局发布了多则批复,同意贵州多家农商行和农信社变更注册资本。其中,贵阳农商行、乌当农商行、花溪农商行增资额均超过7亿元,分别增加7.54亿元、7.80亿元、7.70亿元,变更后对应的注册资本分别为45.77亿元、17.80亿元、14.72亿元。
此外,贵州省联社也在去年底迎来了新一任“一把手”。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12月29日,杨松以贵州省联社党委书记的身份,与党委副书记、主任胡凯一道,带领省联社党委班子成员到机关各部室开展新年慰问。
简历信息显示,杨松出生于1973年6月,曾任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毕节市分行行长、党委书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贵州省分行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主任,贵州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贵州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2023年3月18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任职通知,杨松任贵州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
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12月,贵州农信总资产突破10000亿元,存款突破8500亿元,贷款突破6700亿元,是贵州省内业务规模最大、服务覆盖最广、从业人员最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