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在线 | 2024-12-03
江苏地区四家农商行国债交易自律调查有了最新进展。
此前,8月7日,交易商协会发布通报称,监测发现,常熟农商行、江南农商行、昆山农商行、苏州农商行在国债二级市场交易中涉嫌操纵市场价格、利益输送。依据《银行间债券市场自律处分规则》,交易商协会对上述4家机构启动自律调查。
在自律调查近四个月后,12月2日,交易商协会发布通报称,近期,已查实常熟农商行、江南农商行、昆山农商行、苏州农商行债券交易内控管理不健全,对交易员激励过度,导致部分交易员交易行为扭曲,通过集中资金优势连续买卖、自买自卖和频繁报价撤价诱导交易等方式影响债券价格,部分交易涉及利益输送。
交易商协会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自律规则予以自律处分并移送相关部门。据此前通报,交易商协会之前已将部分严重违规机构移送中国人民银行实施行政处罚,对于其他此类案件线索交易商协会正在加紧调查处理。
早些时间,交易商协会就曾发布通报称,近年来,部分市场参与主体通过“自融”“返费”等多种非市场化方式参与债券发行,这种行为干扰市场发行秩序,也让一些原本已不具备发债能力的主体,继续加大债务规模,使得信用风险积累。
交易商协会高度重视对非市场化发债行为的防范和打击,先后发布《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规范指引》《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业务规范有关事项的通知》对相关行为予以规范。
与此同时,交易商协会持续加大对非市场化发债违规案件的查处力度,严肃惩戒了一批参与“自融”“返费”发行的机构,对个别严重违规主体予以顶格处分并暂停一定期限的业务。
同时,通报了6起涉及“自融”“返费”等非市场化方式参与债券发行的典型违规案例,要求市场成员重点关注,以案为鉴、合规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