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在线 | 2025-09-23
2025年第一个交易日开盘价0.71港元,今天收盘价0.71港元,经过年中的一波上涨后,江西银行股价又回到了原位。
市净率0.08,在港上市的内地银行股中,江西银行仅高于哈尔滨银行(0.09)。
关键指标的走弱,勾勒出这家区域性银行正在面临的严峻挑战。
不少股民希望赌一把,毕竟市净率达到行业平均水平,股价就能翻几倍。
但是江西银行还能打翻身仗吗?
市净率仅0.08倍,股价沦为“仙股”
江西银行的前身可追溯至1997年由南昌市财政局牵头、联合40家城市信用合作社组建的南昌市商业银行,后于2008年更名为南昌银行。2015年12月,在合并景德镇市商业银行后正式更名为江西银行,并于2018年6月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然而这家拥有二十余年历史的区域性银行,自登陆H股以来却始终难获市场青睐。其股价从上市初约6港元高点一路阴跌,长期徘徊于1港元以下的“仙股”区间。截至2025年9月23日收盘,股价仅报0.71港元,较发行价累计跌幅超过88%。
今年江西银行开盘价就是0.71港元,这意味着,江西银行挣扎了一年,股价又回到原点。
在H股上市城商行中,江西银行的估值已滑落至谷底。其市净率(P/B)仅为0.08倍,在整个板块中位列倒数第二,仅略高于哈尔滨银行的0.07倍。尽管该行每股净资产达6.29元,但股价长期深度破净,反映出市场对其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治理前景的悲观预期。
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
从表面看,0.08倍的市净率似乎构筑了一个典型的“估值洼地”,对深度价值投资者形成理论上的吸引力。甚至一些投资者把江西银行看做“H股最具投资价值的标的,没有之一”。也有人准备“囤积”十年八年,将来成为“参天大树”。
然而现实挑战在于,其长期低迷的盈利能力能否实现有效逆转。2025年中期业绩显示,该行仍面临不良率高企、息差持续收窄等结构性压力,真正意义上的基本面拐点似乎尚未显现。
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增速双双告负
江西银行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6.04亿元,同比骤降19.91%,即便2024年曾短暂微增6.6%,仍难改收入端再度转负的颓势。盈利方面亦不容乐观,在去年净利润勉强止跌、微增2.2%之后,今年上半年再度回落9.64%,降至5.83亿元,反映出该行盈利能力的持续承压。
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
值得注意的是,投资收益的巨变,是导致江西银行上半年营收大幅下挫的主因。受市场利率以及资产价值波动共同影响所致,其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投资净额,从去年同期的收益11.08亿元变为亏损0.33亿元。这一正一负之间,产生了超过11亿元的巨额营收缺口。正是这个巨大的落差,成为拖累整体业绩表现的主要因素。
资料来源:2025年半年报
而从更根本的层面看,息差持续大幅收窄,才是江西银行长期难以摆脱的经营压力。
上半年,该行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为66.67亿元,同比减少5.16亿元。尽管生息资产规模有所扩张,截至六月末余额达5,391.9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7%,但价格指标却显著走弱:净息差进一步滑落至1.40%,较上年末的1.64%下降24个基点。
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
其中,个人贷款与垫款收益率下滑尤为突出,上半年平均收益率仅为3.50%,远低于去年同期的4.20%,降幅达70个基点。在行业“价格战”持续的背景下,江西银行零售贷款定价能力明显承压,拖累整体资产收益水平。
资料来源:2025年半年报
此外,金融投资利息收入也呈现收缩态势,上半年录得16.59亿元,同比减少1.45亿元,平均收益率由去年同期的3.08%降至2.74%,反映出市场利率下行对其投资端收益的持续侵蚀。
资产质量一直是江西银行的软肋,其不良贷款率长期徘徊在2.1%出头的高位。2025年上半年,这一压力有增无减,截至6月末已升至2.36%,较上年末抬升21个基点。更值得警惕的是,考虑其净息差已收窄至1.40%,而不良贷款率却升至2.36%,这种“倒挂”意味着贷款利息收入可能难以覆盖潜在的坏账损失,或严重侵蚀其利润根基。
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
结构上看,对公贷款不良率为2.51%,微升12个基点;而个人贷款不良率则从2.43%跃升至2.97%,增幅达54个基点,显示零售资产质量压力加剧。
地域分布上的结构性风险更为突出。南昌地区贷款不良率高达4.41%,较去年末攀升48个基点,占全行不良贷款的80.2%,风险高度集中。相比之下,省内其他地区贷款规模虽比南昌高出约20%,不良率却仅为0.50%,资产质量良好,反映出该行风险分布极不均衡。
资料来源:2025年半年报
不过,在不良率表现抬头之时,关注类贷款占比延续下降趋势:截止六月底,该行关注类贷款占比为3.74%,经历两年下跌后,较年初进一步下降30BP,显示出一定的积极信号。
与此同时,尽管业绩承压,但是相比于部分银行的一毛不拔,江西银行分红比例倒是朝着“慷慨”迈进。2021年至2024年间,其股利支付率分别为13.57%、21.43%、35.04%、33.85%,近两年均稳定在33%以上,已接近系统性银行的派息水平,似有传递信心之意。
然而,这种表面上的“慷慨”更多是利润基数收缩下的被动显现。由于净利润持续下滑,尽管支付率提高,但其现金分红总额实则逐年走低。这一“比例上升、总额下降”的背离,折射出江西银行在盈利空间收窄背景下,试图平衡资本补充与市场预期的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