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 > 正文

1.37万亿成都银行换帅 水深火热的股民有救了吗?

科技金融在线 | 2025-09-24

导语
成都银行迎来新董事长,正被股价跌跌不休闹得心慌的股民看到了希望。上半年,成都银行业绩不错,不仅营收和净利润双增,而且不良贷款率也是42家上市银行中最低的。不过成都银行贷款高度依赖城投公司,让人也不得不捏一把汗。

从站上20元高位以来,成都银行股价已经跌了将近13%,就在这时候,成都银行官宣换帅。

黄建军出任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

对于成都银行,1975年出生的黄建军并不陌生,此前曾担任过成都银行副行长,后转战成都农商行,担任行长和董事长。

这算是二次回归,只不过这次成了执掌成都银行的一把手。

不良贷款率最低

成都银行成立于1996年12月,2018年1月,成都银行在上交所上市,成为四川省首家上市银行、全国第8家A股上市城市商业银行。

第一大股东成都交子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9.999%)、成都产业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6%)以及成都欣天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5.73%)都是成都国资委控制企业。

今年以来,成都银行表现亮眼,最高股价涨幅将近23%,被很多热衷价值投资的股民追捧。

而成都银行业绩也不错,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2.70亿元,同比增长5.91%;归母净利润66.17亿元,同比增长7.29%。总资产达13722.2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77%。

盈利结构上,利息净收入仍是核心支柱,上半年成都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97.66亿元,同比增长7.59%,占营业收入比重约80%。

成都银行的净手续费收入2.48亿,同比减少45%,接近腰斩。主要原因是理财及资管业务收入下降63%,担保及承诺业务下降52%。

到6月底,不良贷款率0.66%,在42家A股上市行中不良率水平最低;而拨备覆盖率高达452.65%,在42家A股上市行中排名第二高,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高度依赖城投公司

与很多城商行一样,成都银行对公业务的依赖也较重。

在2018年上市后披露的首份半年报中,成都银行的对公贷款占贷款总额比例仅为73.52%。但是,到了今年上半年,成都银行8346.28亿元的贷款总额中,对公贷款约为6896.41亿元,占比高达82.63%。过高依赖对公业务,会放大行业波动可能带来的冲击。

成都银行曾经提出“大零售”战略,2025年上半年零售贷款占比仅17.25%,甚至低于2018年的26.48%。

今年上半年,对公贷款增长14.44%,个人贷款增长3.66%,对公贷款增速也是高于个人贷款。

按区域划分,成都银行的贷款主要集中在成都市,占比73%。其他地区占比27%,包括重庆、西安、和四川省各市。

从对公贷款结构看,贷款规模第一的行业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比将近40%。全行前十名贷款中,有9名都是这一行业客户。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通常是城投公司贷款。主要投向当地基础设施建设。这也是不少人对成都银行未来贷款质量持有怀疑的地方。

从去年底以来,成都银行股东数量不断减少。去年底为4.706万,到上半年减少到了4.46万,减少2460人。

但是自从6月底开始,银行股迎来大调整,成都银行股价也随之下跌。

最近,成都银行股东成都产业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还进行了增持,持股比例从5.84%提高到了6%。

关键词: 成都银行

推荐阅读

合作专区

Copyright©2017 jrkja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5055553号-5 众富(北京)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