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在线 | 2025-11-03
一家机构一旦被津津乐道为行业的“黄埔军校”,往往意味着,它在行业里面落伍了。
这十多年,光大银行对外输出了多名金融高管,在干部辈出的背后,业绩却乏陈可善,今年前三季度不仅营收和净利润双降,第三季度单季营收和净利润降幅更是均超过两位数。
如今,光大银行市净率仅为0.41,在上市股份行中仅高于华夏银行(0.36)和民生银行(0.32)。
看上去确实很便宜了,但是与买大白菜一样,挑选便宜的东西买,未必让你过得快乐和满意,相反,带来的往往是无穷的烦恼。
更让众多投资者恼火的是,光大银行承诺的中期分红方案,到现在仍然不见踪影。

净利息收入占比排第一
前三季度光大银行营业收入942.70亿元,同比下降7.94%;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370.18亿元,同比下降3.63%。
前三季度,利息净收入688.8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5.11%,非利息净收入253.89亿,同比下降14.83%。
从第三季度单季来看,营业收入283.52亿,下降13.01%,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123.96亿,下降10.99%。第三季度,光大银行利息净收入234.49亿,同比下降4.21%,非利息净收入49.03亿,同比下降39.56%。
净息差持续下降的市场环境下,非息收入遭遇重创,也难怪光大银行第三季度业绩不佳了。

上半年,光大银行净息差为1.4%,比去年底下降了0.14个百分点,降幅9.09%,而上半年贷款总额为40840.7亿,比去年底仅增加了3.82%。
贷款增幅抵不过净息差降幅,利息净收入数据显然下降也就难免了。

而且前三季度,光大银行利息净收入688.81亿,占全部营收比例为73.06%,位列A股股份行第一名。
在净息差下降的环境中,光大银行显然受到的影响更大。

前三季度,光大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55.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8%,第三季度单季,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50.59亿,同比增长9.05%。
中期分红始终不见踪影
目前,光大银行最新市盈率(静态)4.83,市净率0.41,在上市股份行中排名倒数第二,市净率仅高于华夏银行的0.35。

今年光大银行股价表现也不佳,11月3日收盘价3.41元,虽然全天上涨了2.1%,但是仍然低于去年12月31日收盘价3.69元。
今年6月底,光大银行股东数有14.05万人,连续6个季度下滑,但是今年第三季度突然大增了4万人,达到18.02万人,增幅达到了28.23%,已经接近去年上半年水平。
或许这4万股民是想来抄底的,但如果总想挑最便宜的东西买,给你的不一定是情绪价值,可能还是无尽的苦恼。
更让投资者恼火的是,光大银行到现在还迟迟没有公布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
2024年,光大银行首次实施中期分红,并在2024年10月31日,跟随2024年三季报一起公布了分红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股息人民币1.04元,合计派发现金61.45亿。
今年半年报中,光大银行表示将制定具体的中期分红方案,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也表示近期召开董事会审议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并在履行完成相关程序后向股东发放中期分红股息。
但是到现在迟迟没有任何进展。
而根据光大银行公布的股东大会议程,要选出新一届董事会,看来在本届董事会想看到分红方案基本无望了。

被债市撞了一下腰
相比于净息差和手续费收入,第三季度最大的重创还是来自债券市场波动。
在净息差持续承压、信贷扩张放缓的背景下,投资收益一度成为银行利润的重要支撑。尤其在过去两年的“债牛”行情中,债券投资带来可观浮盈,不少银行成为“买债大户”。

光大银行也不例外,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越来越大,今年上半年为1492.37亿,比去年底增加了16.14%,远高于贷款增幅。
然而,今年债市波动加剧,债券估值下行导致银行持债资产重估损失扩大,光大银行上半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亏损19.07亿,到了第三季度亏损进一步扩大到49.82亿,仅次于招商银行的88.27亿的损失。

光大银行董事会秘书张旭阳在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债券市场利率整体上行,估值损益有所下降,叠加去年同期市场利率下行带动估值损益基数较高,使得我行第三季度其他非息收入同比降幅较大。”
光大银行在互动平台上回答投资者提问时称,今年以来债券市场利率整体上行,估值损益有所下降,叠加去年同期市场利率下行带动估值损益基数较高,使得第三季度其他非息收入同比降幅较大,营收与净利润有所下滑。后续将结合市场走势,灵活二级交易优化组合结构,确保票息收入和投资收益平稳增长,提振四季度营收。

新行长任职将近一年半
光大银行落得金融“黄埔军校”的美名,是因为这家7万亿级股份行的“镀金效应”。
现任行长郝成去年7月上任,如今已经快一年半的时间了。郝成是光大银行10年来第7位行长,平均下来,每个行长任职时间不足两年。
光大银行的历任行长基本来自国有大行,更像是国有大行高级干部的选拔培养与输出的“镀金石”。

2014年1月,时任建设银行副行长赵欢调任光大银行担任行长,在光大银行任行长两年(2014年1月——2016年1月)之后,升任中国农业银行行长。
2016年1月,时任中国银行副行长张金良接任赵欢出任光大银行行长,担任光大银行行长2年(2016年1月——2018年8月),张金良升任中国邮政集团总经理、邮储银行董事长,随后出任建行行长。2024年3月,随着建行董事长田国立到龄退休,张金良正式掌舵建行。
2016年底,时任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行长的葛海蛟出任光大集团副总经理,2018年11月正式出任光大银行行长,上任不足1年便于2019年9月出任河北省副省长,中行董事长刘连舸被查后,葛海蛟于2023年3月接替掌舵中行。
2020年1月,时任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刘金调任光大银行担任行长,接替葛海蛟的刘金仅仅一年出头(2020年1月——2021年3月),又离开光大银行出任中国银行行长。
2019年初,在交行工作了25年的业务总监的付万军调任光大集团副总经理一职。两年后即2021年4月,他出任光大银行行长,担任行长不到2年时间,2023年1月履新农业银行行长。
2023年3月,时任中国银行副行长王志恒出任光大银行行长,一年后,2024年5月,王志恒调任中国农业银行党委副书记,6月出任行长一职。
目前担任行长的郝成此前担任交通银行副行长,如今任职时间已经1年4个月。
光大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