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在线 | 2019-10-11
在国家促进居民消费的大背景下,信用支付似乎正成为各大巨头企业抢占的高地。继今年9月传出腾讯正在孵化一款信用支付产品“分付”以后,近期,零售巨头永辉超市旗下的永辉金融也悄然上线了一款信用支付产品——小辉付。
小辉付类似蚂蚁金服旗下的“花呗”,用户开通后可在永辉超市、万全商城等先消费,后付款。
据了解,小辉付最高申请额度为5万元,30天免息,支持分期还款,最低还款额为账单金额的10%,未还款本金从还款日结算的次日进行循环利息,日利率0.05%。如果逾期还款,逾期罚息将按“逾期本金 x 日利率0.05% x 逾期天数”计算,并上报至人行征信。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金融在线发现,在小辉付的开通页面,显示其账户由腾讯旗下的微众银行提供保障,开通小辉付还需开通微众银行账户。
据知情人士透露,小辉付实际上类似虚拟信用卡,用户需开通微众银行二类账户,小辉付会通过该二类账户来让用户支取其中的额度,但并不会影响用户在微众银行的微粒贷额度。
毫无疑问,小辉付的上线无疑是零售巨头永辉超市在金融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在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欲通过金融走上变现之路时,永辉超市加码金融布局,以达到深度链接其B端及C端用户的关系亦在情理之中。
加码金融布局,斩获三张牌照
永辉超市本是做生鲜出身,这两年生鲜行业的发展步入稳定期,获客也越来越难,想要拓展业务范围,增强企业的盈利效益,布局金融似乎显得顺理成章。
据其财报显示,永辉超市的经营业务主要包括云超、云创、云商、云金四个板块。其中,“云金”即为永辉超市的金融业务。2015年8月,永辉超市正式成立金融服务事业部(即:永辉金融),这一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主要针对永辉的供应商、品牌商、物业商提供金融服务。
事实上,早在2015年,永辉超市就已将手伸向了支付领域。2015年6月29日,永辉超市公告称拟与重庆西部物流园以及亮卡公司共同出资1亿元,发起设立丝路通支付有限公司,彼时,永辉超市占股51%。股东之一的亮卡公司则主要提供第三方支付技术解决方案,重庆西部物流园则是国资背景。技术与国资的背书均已具备,正当永辉准备在金融领域大干一场,然而在2016年8月23日,丝路通支付进行股权变更,亮卡公司从发起股东之中退出。
截至目前,据天眼查显示,重庆西部物流园是丝路通支付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90%,永辉超市则持股10%。据了解,丝路通支付公司的第三方支付牌照至今未获得监管批复。
在最开始获得支付牌照受挫之后,永辉超市将目标转为商业保理,为其供应链上的供应商提供资金服务。
2016年1月14日,永辉超市发布公告称,公司通过了关于发起设立永辉青禾商业保理(重庆)有限公司的议案,注册资本5000万元,主要从事供应链金融业务,通过线上线下联合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贸易融资,为整个大型零售产业提供商业保理服务。
然而受限于商业保理牌照不得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等金融活动的规定,永辉超市只好又将目光投向具有放贷资质的银行及小额贷款牌照。
2017年4月,重庆永辉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成立,获得小贷牌照;2016年11月,永辉超市与阳光控股、福建永荣控股共同发起设立的福建华通银行获批,这也是福建首家民营银行。
至此,永辉超市将商业保理、小额贷款、银行等三块牌照收入囊中。尽管起初的金融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但也为永辉超市带来了一定的收益。
据其披露的金融业务经营数据显示,2018年,永辉超市的金融业务累计注册客户数达19.6万,贷款余额18.9亿元,同比增长79%。实现营业收入9280万元,同比增长83%,实现对外利润总额3377.7万元,同比增长97.26%。
至2019年上半年,永辉金融的业绩获得了进一步的增长。据其财报显示,报告期内,金融业务累计注册客户数已达23.1万,全年累计支付146.3亿元,贷款余额27.6亿元,同比增长79%,不良率0.59%;实现营业收入10668.57万元,较去年增长181%。
线上线下联动,B端C端发力
相比其他巨头们的金融板块,永辉金融的整体规模并不算大,但业务布局的结构却很全面,线上线下联动,B端与C端共同发力。
据了解,目前永辉金融由永辉青禾商业保理(重庆)有限公司与重庆永辉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组成,主要经营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农业金融与商圈金融业务四大板块。
从产品布局的结构来看,在B端,永辉金融有供应链金融、商圈金融以及农业金融等业务。其中农业金融包括养殖贷、种植贷、粮抵贷,用户主要来自正大集团等核心企业推荐。
商圈金融主要整合了整个永辉超市所在的商圈资源,为商圈业主提供中长期借款。
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永辉金融的农业金融和商圈金融发展较慢,余额分别不足10亿元。
永辉超市作为零售企业,其核心优势在于供应链体系,可以调用上下游相关企业资源,因此,永辉金融最出色的业务也在于供应链金融。永辉金融的供应链金融,主要为永辉超市上下游的商户提供借款服务,额度最高可达500万元,日利率低至0.033%。
在C端,永辉金融除了信用支付产品小辉付之外,还推出针对永辉超市会员及万全商城用户的大额现金贷业务——小辉贷。据了解,小辉贷最高可借30万元,极速审核。
除了上述线上的多款产品。永辉金融还发力线下金融业务。2018年10月,永辉超市全国首家金融超市在重庆落地试运行,其主要针对线下个人业务,为用户提供办理贷款、信用卡、基金、保险、永辉卡、生活服务等一站式金融业务服务。
永辉超市曾表示:“受宏观经济自2012年以来放缓承压下行影响,不仅传统业态面临挑战,电商流量红利也渐进尾声,零售业持续创新求变。”在此背景下,除了细分市场和专业市场的深入外,业务拓展无疑成为另一种方向。
2015年年报中,永辉超市披露2016年-2020年公司战略发展纲要,指出公司将持续推进新业务,“将配给优势资源发展电商、O2O和消费金融等新业务板块”。
但就整个消费金融行业从线下转为线上的趋势而言,永辉超市线下实体店的落地似乎并不被人看好。分析人士指出:“未来互联网金融是大势所趋,线下金融实体超市人流量有限,覆盖人群面窄,难免形式大于内容。另外,帮助其他金融机构代销产品恐缺乏专业性,合规风险存挑战。”
旗下银行亏损,金融之路漫长
这些年,尽管永辉超市一直在发力金融,但从其金融板块的体量及业务范围来看,未来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上线的信用支付产品小辉付与现金贷产品小辉贷来看,其链接的是腾讯旗下的微众银行。而自家持股27.5%的华通银行与其只是合作导流关系,据永辉金融APP显示,永辉金融正在为华通银行两款存款产品导流。
从华通银行的业绩来看,自成立以来,旗下华通银行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据永辉超市披露的2019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华通银行为其贡献了101.86万元收益。按照永辉超市持股27.50%计算,2019年上半年,福建华通银行实现净利润为370.40万元,这是华通银行成立以来首次实现盈利。
事实上,早在2017、2018年,华通银行连续两年处于净亏状态。据永辉超市披露的往年财报显示,2018年,华通银行营业收入为1.74亿元,净亏损8146.83万元;而2017年营业收入1.52亿元,亏损更是高达1.36亿元。
从资产规模来看,相比于其他拥有数百亿资产规模的民营银行,华通银行的体量也明显落后。截至2019年6月30日末,华通银行总资产为71.84亿元,总负债为49.98亿元。
当然,资产规模小,并不代表永辉金融没有野心。在今年8月29日,永辉超市公告称,为便于统筹管理永辉金融板块,董事会提议设立永辉云金科技有限公司,拟注册资本5亿元,出资方为永辉超市。永辉云金科技的营业范围包括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金融信息技术服务外包;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金融业务流程外包;投资咨询等。
该公司定位为科技公司,由永辉金融经营,逐步吸收合并永辉金融现有的商业保理和小额贷款公司,未来作为永辉金融引入战略投资的主体。
将旗下永辉金融板块的业务逐步吸收合并至该主体,无疑更有利于永辉日后的资本运作,正如阿里独立出蚂蚁金服、京东独立出京东数科一样。
只是相比蚂蚁金服和京东数科这些金控集团,永辉金融在体量规模、业务范围以及牌照数量上均存在很大差距,未来想成为金控集团,永辉超市的金融之路似乎仍然漫漫修远......